※祈求台灣本土疫情盡快平息及死亡數下降的祭品,拜託了,拜託了,拜託了。
 
 
 
遊僧
 
 
    「『地獄』為何處?」
 
    在黃泉鄉主人的印象中,那曾經是很久很久以前的某位遊僧——耗費一生追尋著的答案。
 
    黃泉鄉主人也還記得,當對方在使者們的帶領下,穿越彼岸花海、在黃泉櫻的歌聲下來到自己面前,向自己傾訴那探究「地獄」答案的一生時,對自己做下的那個結論:
 
    「人間的他人即地獄,地獄……就存在於人間的各種瞋癡癲狂中啊。」
 
※  ※  ※
 
    「進則往生極樂,退則無間地獄」——這是最先勾起那位遊僧內心疑惑的一段話。
 
    當時的遊僧還只是某處寺院中的一名寺僧。
 
    乍看之下是在描述人類死後究竟會到達什麼樣的地方。
 
    依據眾人對經典的註釋,所謂的「極樂」指的似乎是一個清淨平等的地方,只要亡者到了那裡就可以放下還活著時的一切遺憾和執著,終於能擺脫一切苦難的好好休息。
 
    相對於對「極樂」的認知,眾人理解中的「地獄」也只有——那似乎是個與「極樂」相對的充滿苦難的地方,亡者到了那裡所要面對的只有不間斷且不知道何時才會平息的痛苦。
 
    「極樂」——從定義上來看,是很符合坊間人們對黃泉鄉的一貫想像的。即使亡者終究無法復生說出祂們在黃泉鄉時的所見所聞,然而正因為也有像是「黃泉鄉的主人喜歡人類」的種種傳聞存在著,不知不覺間也讓認知到「人終究是向死而生」的人們多少減輕了對死亡的恐懼,想像著:「既然如此那應該會是一個能讓人放下一切好好休息的地方吧?」
 
    但「地獄」卻不一樣。
 
    至今為止在這世間還沒聽過什麼人實際提起過,每個人認知中死後要去的地方全都是黃泉鄉,根本就沒什麼人說起「人死後會下地獄的」。如果不是經典中留有那樣的記載,就像是不存在似的。
 
    「既然都被記在這裡了,就代表那還是個實際存在的地方吧?就算指的不是亡者要前往的歸宿,那也一定是在這個世間的某處……實際存在的地方。」
 
    「只是又到底是在這個世間的何處呢?」
 
    百思不解的他,最終在參詢了自己跟隨的貫首後,選擇了入世修行尋找答案——就這麼成為了一名遊僧。
 
    並且直到以九十幾歲的高齡圓寂之時,才終於得出了答案。
 
※  ※  ※
 
    遊僧自十幾歲入世修行,直到九十幾歲以入定的姿勢接受使者的引渡,這少說也有八十年的時光中,可以說是看盡了人生八苦。
 
    生老病死就不用說了,根本遍地都是。
 
    遊僧曾經在某地看過因為戰爭而失去了四肢,承受著極大的痛苦,而只想獲得解脫的人,曾經看過年老之後身邊親近的人都漸漸逝去,而盼望著自己也能早一點到黃泉鄉去的人。
 
    也曾經看過即使身染重病直到臨終時還是掙扎著想要活下去的人,還有在不被眾人祝福的情況下以異形之姿出生的嬰兒,儘管哇哇大哭著、也對自己的處境一無所知,仍舊奮力緊握著那雙小手想要活下去。
 
    遊僧也看過許多因為這個世間的各種緣由而被硬生生拆散的戀人家人——那是「愛別離」。
 
    他在某處的村子裡見過陪伴著妻子的屍體度過了死去後的百日的丈夫,即使在這之前從來都沒有人死復生的先例,卻執著的在哀傷中等待著,說不定某一天真的能藉由什麼不可思議的力量復活妻子的那天。
 
    他見過失去了孩子而直接變成了行屍走肉的父母,看起來就像是內心有什麼重要的東西隨著孩子的死去而一起被帶到了黃泉鄉,再也回不來了。
 
    他見過知道愛人死在了戰場後連續痛哭了三天三夜,更因為悲傷失去聲音的女子,也見過即將不久於世卻還是捨不得被留在人世間的親人的母親。
 
    遊僧還看過被困於強烈的怨意和恨意之中,卻反而在復仇中失去了自我的人,也看過任由怨恨充斥內心卻在無意間失去了更重要的東西的人——那是「怨憎會」。
 
    還有、還有……「求不得」「五陰熾盛」受此而苦的人們。
 
    一件一件,全都是無論在世間各處都會遇上的「日常小事」,即使閱歷豐富了起來,但遊僧卻一直都沒找到「地獄所在地」的答案。
 
    而遊僧在見證著這些所謂的「人生八苦」的過程中,竟然也因為看得多了而變得麻木起來。在那之後無論多悲慘的事發生在眼前,都能夠以平穩祥和的心去應對——原先遊僧也以為自己已經到了如此心如止水的境界,卻沒想到在某天會因為預見了自己的死亡而再度波動起來。
 
    畢竟過去發生在自己眼前的事就算再慘,那也終究是「他人事」,就算再努力試著讓自己對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和實際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還是有著不小的差異。
 
    那時的遊僧被困在了某座小城中。
 
    小城的周圍被敵軍完全包圍了,似乎再過不久之後就會突破防禦直接衝進來;就算無法攻入城中,也似乎是想藉由這樣的方式來讓城中的人得不到補幾而直接就這麼被活活餓死。
 
    硬是想逃出去的話會被殺死,留下來的話會被餓死,無論哪一條路都通往相同的結局——遊僧還是第一次這麼清楚的感受到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惡意。
 
    也數不清躲在城內寺中的自己已經多少天沒有進食了,恍恍惚惚間意識到「我會就這麼死去」時,遊僧感受到了一生中最大的恐懼——
 
    那並不是對「死亡」本身單純的恐懼。
 
    而是因為想到自己還沒找到地獄所在地的答案,可能會帶著這麼大的遺憾就這麼死去。
 
    因此終日心緒煩悶,為了自己所剩不多的日子悲嘆著,就只差沒有痛哭失聲。畏懼著不知道會發生什麼的明天到來,害怕城外那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攻入的敵人……也不知道像這樣的痛苦到哪一天才能結束。
 
    然而正是在那樣的處境下,遊僧才在臨死前意識到了「地獄」的所在。
 
    「地獄……充滿苦難,人在那裡要面對的只有不間斷且不知道何時才會平息的痛苦……那不就是的當下的我,和這座城裡的人們嗎?」
 
    ——還不只是如此,遊僧仔細回想起來,一路上遇上的那些他人事,正因為不知道此身承受的人生苦難要到哪一天才會完全平息……那不也是「地獄」嗎?
 
    「人間的他人即地獄,地獄……就存在於人間的各種瞋癡癲狂中啊。」
 
    得出了結論的遊僧終於能夠讓自己由自己的「地獄」中解脫。最後當一身黑衣的黃泉鄉使者來到擺出打座姿勢靜靜停止了呼吸的他面前時——毫不意外地發現,遊僧的臉上帶著的是已經對人世間沒有任何遺憾與眷念的,釋懷的微笑。
 
※  ※  ※
 
    「『地獄』嗎……」
 
    送走遊僧之後,黃泉鄉的主人又開始了那種使者們見慣的,似乎在謀劃著什麼重要之事般的喃喃自語:「說起來也要找時間解決這件事才行。」
 
    「不過現在大概還做不到,就先記著……然後等待時機到來吧。到了未來的某天……應該就能找到『清空地獄』的方法了吧?」
 
    臉上即使還是帶著迎接亡者到來時的笑容,看起來卻似乎有點苦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旅空(白井天) 的頭像
    旅空(白井天)

    百行奇幻空談

    旅空(白井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