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章之一。

※這篇的原型是「某個」神話傳說。

※因為我很喜歡兔子,所以就來個小活動吧:能夠找出這篇原型的傳說,並在下面以悄悄話留言、回答正確的前三個人,我會開放點文──目前還有兩個名額喔。

 

 

 

 

八朔

 

 

這是在某個村落中發生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在某個村落中有名僧人。

僧人早已上了年紀,臉上滿上皺紋,皮膚就像是風乾的橘子皮,頭髮也業已斑白,然而,僧人每日除了例行的誦經之事外,成天卻喜歡與村外森林中的動物們混在一起,把動物們當成孫子般的疼愛。

其中,與僧人混得最熟,感情也最好的,就屬狐狸、猿猴以及白兔三者了,就算是下雨天時僧人沒辦法自屋中外出時,牠們三個也會自行找上門來。

僧人在村外儘管受到村民們的尊敬,但卻也因為多次驅逐妖怪時被村民們看到那猙獰的樣子,之後就不太有人敢沒事上門來。見多了世面的僧人對此事淡然處之,但在空閒下來的家門口迎來了小小的客人時,僧人仍是十分高興。

他立刻將牠們迎進屋子裡,不但倒了茶,還拿出珍藏的糕點來招待牠們。偶爾三名小客人會為了爭奪最後一塊糕點大打出手……說是這麼說,但或許多少顧慮到是在別人家裡的緣故,也只是小打小鬧而已。

在那時,僧人會在一旁樂呵呵的看著,等小客人們打鬧得差不多時,僧人又會笑著介入:「別吵別吵,點心要多少都有哇。」

而自從誦經時,發現狐狸、猿猴和白兔都一動也不動地專注聆聽著時,僧人就越來越肯定這三名小客人並不像旁人所說的只是聽不懂人話的動物。在日常生活中,三名小客人也的確會對僧人說的話作出反應,就像面對的是活生生的人一般,只差在沒有開口和他聊聊天而已。

「如果你們有天突然開口說話了,老朽也不覺得驚訝啊。」

僧人曾經一面輕柔地幫白兔理著毛,一面這麼感嘆過。

也不知道是否是錯覺,膝上舒服地瞇起眼睛打起盹來的白兔在聽見這段話時,微微一抖,抬起頭用那雙宛如紅酸漿果實的眼睛直盯著他瞧,彷彿真的在下一個瞬間就會說起話來似的。

但是,白兔是沒辦法說話的,就連像狐狸或猿猴那樣發出聲音都沒辦法做到,因此也終歸只能是錯覺而已。

   

僧人在某年秋天為時常遠道而來的三名小客人取了名字。狐狸因為牠一身火紅又毛絨絨的毛皮而被給予了「紅茸」這麼一個名字,總是活潑地跳上跳下的猿猴是「野分」,而最常待在僧人身旁的白兔,則被取名為「八朔」。

因為語言不能相通,僧人並不知道三名小客人是否滿意這些名字。但第一次喚起「八朔」兩字時,沒辦法出聲的白兔輕快地在房舍附近的草地上跳躍著,彷彿是在舞蹈一般。即使無法開口說話,白兔心中滿斥的喜悅,仍原原本本的傳達到了僧人心中。

「原來……根本就不需要語言啊。」僧人一面感嘆著,一面在白兔八朔又帶著貍貓和猿猴找上門來時,一如往常的倒了茶,捧出糕點來招待。

在吃飽喝足之後,僧人開始了每日的例行之事,雙手合十、低聲誦起了經,而三名小客人則是乖乖坐在僧人背後,安安靜靜的聽著。

那時時節已經轉入秋末,很快就要進入冬季。誦經完畢之後,僧人打開陳封已久的壁櫥,取出了三件蘇芳色的半纏,送給了客人們。

「已經快要冬天了,你們自己在外面記得要小心一點哇,不要就這樣成了人類的食物了。」

話音落下的同時,僧人似乎看見白兔站立了起來,拉著狐狸和猿猴,三名小客人恭敬地點了點頭,像是在聊表道謝之意。再一定睛仔細一看時,卻又什麼事都沒發生。

然而,白兔之後都一直穿著那件僧人贈送的蘇芳色半纏,無論過了多久,半纏奇跡似的始終光亮如新。

   

也是在某年秋天。

那年大旱。缺乏了雨水的滋潤,稻田中種不出糧食,果樹也沒有收成,後來就連村中的水井和魚塘都乾涸了。有人將大旱視為神祇降下的天罰,卻也有人認為這是居住在不遠處山中的那群「惡鬼」所施下的詛咒……無論事實為何,到了秋天,村中鬧起了嚴重的饑荒。

卻說也奇怪,僧人在一個秋日清晨打開家門時,竟發現門前的地上放著幾條魚乾。黑黑小小的魚乾被用新鮮的竹葉包裹著,竹葉上還沾著幾點露水,看起來就不像是在這久旱之地會存在的東西。

又過了幾天,這次門前的地上擺著的是幾顆紅色的果實,也同樣不像是在大旱的範圍內找得到的物品。

是誰將這些東西擺在這裡的呢?儘管心裡疑惑,僧人仍靠著這些東西撐了一小段時間。但在冬日即將來臨前,垂垂老矣的身體還是耐不住飢餓而倒下了。

即使如此,僧人卻也維持著每日虔心唸誦經文的習慣,同樣的雙手合十。他卻也突然發現,無論是狐狸紅茸、猿猴野分,或是白兔八朔,都已經好一段時間沒有上門造訪了。

這三名小客人是到了沒有受到大旱影響的其他地方去生活了?或是在飢荒中早就被其他人捕獲,成了他人的盤中肉了?僧人不敢肯定,也不敢再想下去。

但是,他做了一個夢。

在夢中,有名全身雪白,卻突兀地搭上一件蘇芳色半纏的少年,從遠處直直向他走近。也不知道為什麼,儘管先前從未見過面,僧人卻對眼前的少年有股莫名的熟悉感,彷彿他們已經認識了好久好久。

接著眼前的少年開始說話了,他一面哭,一面斷斷續續的開口說著:「老爺爺對不起,狐狸和猴子都已經很努力了,只有我什麼都做不了,就算跑了多少地方也找不到能吃的食物。但是我真的好喜歡、好喜歡老爺爺哪,希望老爺爺可以再活得久一點、久一點哪──」

「所以我終於想出方法了哪。謝謝老爺爺這幾年的招待和照顧,謝謝老爺爺願意唸經給我們聽,謝謝老爺爺給了我們名字,謝謝那件衣服──」

最後,含著眼淚破涕為笑的少年,請僧人在醒來後到火盆邊看一看。

   

僧人在夢醒之後,立刻拖著虛弱的身體,來到屋內的火盆邊。

因為時節已經接近冬天了,如今連大片能讓人聯想到炙熱燃燒著的火燄的楓紅之景以及溫暖的氣候也消失得差不多了,寒冷的北風不斷由窗縫及門縫灌入,再過不久,說不定外頭就要下起雪來了。但是火盆旁卻出乎意料的溫暖。

儘管心裡已經清楚接下來會看見什麼,僧人還是往火盆中看去了。

然後,顫抖著,雙手合十,朝著火盆裡緩緩一拜。

   

這是在某個村落中,某名僧人的故事。

──也是白兔八朔的故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旅空(白井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