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求台灣本土疫情盡快平息及死亡數下降的祭品,拜託了,拜託了。
 
 
 
鬼落之嶼
 
 
    你知道「鬼落嶼」這個地方嗎?
 
※  ※  ※
 
    那是我的家鄉--因為四面環海而以鮮美的海產聞名的島嶼,但和這附近其他的離島不太一樣的是,在鬼落嶼中看不見什麼潔白的沙灘和各式的海蝕地形,除了能夠作為港灣的西側之外,其他取而代之的則是整齊到宛如某位武士揮著刀切割出來似的,險峻筆直的斷崖。
 
    說起來,「鬼落嶼」這個名字也和這些斷崖有關呢。
 
    --畢竟在我們這座島傳說中,失去了孩子的「鬼女」就是在渾渾噩噩之中,爬上了島上南側的斷崖。
 
    從那裡一躍而下,落入了茫茫大海裡。
 
    那一天正是狂風暴雨的天氣,即使其他島民們聽見了鬼女站在斷崖上發出的那種又尖銳又恐怖,卻同時絕望到讓人刻骨銘心的呼嘯聲,也透過門窗親眼看見了鬼女墜入海中的那一幕,然而,在那種天氣出去救人,無異於送死的行為。
 
    直到暴風雨過去,風浪也較為平靜時,才有好幾位島民或是趕到崖下,或是乘著船出海去搜尋,卻始終沒能找到鬼女。
 
    鬼的生命比起人類來說要強韌許多,但無論是「還活著」或是「死去了」,整個人就像是被這片大海藏起了一般,完全不見蹤影。
 
    --就算想為鬼女舉辦葬禮,卻連屍體都找不到。
 
    「這樣實在是太可憐了。」
 
    這座島嶼本來還有其他的名字,卻出於當時的島民對於鬼女的同情,還有沒辦法救下鬼女的無力,被改成了「鬼落」這個名字。
 
    一方面應該也是想提醒未來的子孫們不要忘記了……這位曾經的「島嶼守護神」的故事。
 
    然而儘管鬼女離開了,卻沒有人能夠預料到,那種刻骨悲哀的執念……會成為之後島上那些時常發生的怪事的根源。
 
※  ※  ※
 
    讓我想想,該從哪裡開始說起呢……對了,就從鬼女作為「島嶼守護神」的這件事開始吧。
 
    在這附近的島嶼,多半都有著自己的島嶼守護神。
 
    或許是為了祈求風調雨順風平浪靜也好,為了祈求漁獲豐收也好,只要是感覺能夠幫得上忙的信仰,也不論實際上能不能起作用,總之在經年累月之下全都成了島上習俗的一部份。
 
   從新船下水時的那些繁複的儀式,還有造船時為了確保漁穫量,必須為船隻製作出一雙直盯著水下的眼睛,一直到了每次出海時都必須掛上的大漁旗……
 
    我還曾經聽過為了確保船隻在航行過程中不至於翻覆,某些地方甚至在製船時,有著以人作為求取平安的「人柱」的傳統。還有什麼因為海神是女性,會忌妒比自己還要年輕貌美的女性,因此女性不可上船的禁忌--
 
    不過那都是其他島嶼的風俗就是了。就好比說是「女性不能上船」這一點……我們這座島過去的「島嶼守護神」可是會隨船出海的鬼女啊。
 
    說是「守護神」……好像也不是像神明那麼虛無縹緲,只能在海溶洞中的祠堂中隱約感覺到存在的東西,對於我們這附近的島嶼來說,那反而是跟著我們一起生活,保護著我們的……具有實體,只是長相和我們較為不同的「友人」而已。
 
    --這些「友人」們似乎在某些地方也被以「妖魔鬼怪」這個名詞稱呼著。
 
    或許是在其他地方有了什麼不愉快的經歷,才完全切斷了過往的羈絆,輾轉來到了這裡。又剛好因為自身的力量能夠「幫得上忙」,於是誤打誤撞的成為了島民們的信仰--
 
    像是在其他島嶼有著像是「人魚」將自己的血肉贈予溺水瀕死的島民,使其起死回生的故事;善良的「船幽靈」向漁民借了杓子之後卻不忍心害死那人,反而會在他每次出海時為他趕來魚群的故事;因為預感到海上會捲起大風浪而現身提醒人們的「海坊主」,不幸落海死去後轉而救助其他落海者的「七人御先」……祂們每一個,在後來都成為了某座島嶼的「守護神」。
 
    我來自的「鬼落嶼」,曾經的島嶼守護神則是一位懷中抱著嬰兒的鬼女。
 
    有著「嬰兒」和「鬼」的這兩種形象,卻與傳說中會吞食孩童的鬼子母神不同,至今流傳的「鬼女」的畫像上--除了額頭上長著象徵鬼族的「角」之外,看起來就只像位身心俱疲的年輕母親而已。
 
    而關於鬼女來到這座島的緣由……島上的傳聞中只是簡略的提到了,那似乎是所有異種聯姻譚中都會看見的悲劇。隱藏身份的鬼女愛上了人類的男子,兩人結了婚也生下了孩子之後,卻意外的被揭穿了「鬼」的身份。男子似乎無法接受朝夕相處的妻子竟然是「鬼」的事實,於是傷心的鬼女才帶著孩子離開了那個地方--
 
    一開始島民們只是出於同情,才為鬼女在海邊搭了小屋供母子兩人居住。後來,鬼女似乎稍稍從被心愛之人厭棄的悲傷中回復過來時,她也開始運用自身的能力為島民們解決問題……
 
    根據傳聞,那時這座島四周的漁場內,似乎存在著一隻神出鬼沒的,足足有好幾艘船大小的章魚海怪。若是不小心遇上了,不只當天的漁獲沒有了,甚至還有可能因為被掀翻了船而賠上生命。
 
    鬼女憑藉著身為「鬼」的敏捷身手和那一身怪力,成為了全體島民們心中的「守護神」。在那段時間中,每當島民們出海時,鬼女都會在船上跟著。
 
    一旦海怪出現了,就會立刻抄起尖銳的魚叉,一襲柳鼠色的和服翻起飛揚,總是能和海怪打得不分上下,那樣的英姿一直烙印在當時的島民們的記憶中。
 
    久而久之,被鬼女打怕了的海怪,竟然也開始會主動避開海上的漁船。
 
    鬼女在那段時間中--也不知道在海上救了多少人,只是最後卻救不了自己的孩子。
 
※  ※  ※
 
    說起鬼女的孩子--
 
    在傳聞中,儘管有著「鬼」的血緣,但外表和能力什麼的,卻和個正常的孩子沒什麼兩樣,就連鬼族象徵的「角」,在那孩子身上也只剩下了額頭上的兩個不仔細看根本不會注意到的小凸起而已。
 
    或許也是因為那與正常人無異的外表吧,那個孩子在學會行走之後,很快的就和島上的其他孩子打成了一片。本來也應該能夠在全體島民和母親的保護下,什麼都不知道的平安長大的,卻沒想到--
 
    那個孩子在即將滿十三歲的那一年,和自己的玩伴們一起到島嶼南邊的斷崖上玩耍時,一不小心失足跌了下去。
 
    那一天,鬼女因為也一如往常的跟著島民們出海了,等到回到這座島上……得知孩子落海的消息時,已經是半天之後的事了。
 
    即使那個孩子的玩伴們在出事後第一時間就告訴了大人們,也有很多人馬上就駕著船去尋找了,卻連那個孩子的屍體都找不到。
 
    就像是被大海吞噬了似的。
 
※  ※  ※
 
    也是自從孩子落海的那一天起,就沒有任何人再看過鬼女的笑容了。
 
    雖然表面上的鬼女還是和平常一樣的跟著島民們出海,守護著所有人,但是……每個人都看得出來,鬼女的心思已經不在這裡了。在得知自己的孩子落海的那一刻,似乎有什麼東西就跟著那孩子一起離去了。
 
    當時的島民們也很想為鬼女做點事,然而再多的安慰和關懷還是起不了作用,失去了孩子的鬼女日漸憔悴下去……直到了狂風暴雨的那一天,自行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  ※  ※
 
    我剛剛也說了,在這座島上常常發生怪事對吧?
 
    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的,鬼女畢竟還曾經是我們的「友人」,我們的「守護神」,所以是不會傷害我們的。
 
    也只不過是--每次到了入夜時,都會有人看見一位穿著柳鼠色和服,面容憔悴的女性佇立在斷崖上的半透明身影而已。
 
    也只不過是--如果在夜裡外出的話,在街上有可能會被一位柳鼠色和服披頭散髮的半透明女性纏上,在回到家的路上都會被那位女性一直詢問著「我的孩子在哪裡」「你見過我的孩子嗎」「能夠幫我找找我的孩子嗎」而已。
 
    最近的幾年,可能是因為這座島嶼邁入現代化的緣故,島上的怪事傳聞又多了一件--
 
    島上有座小小的派出所。
 
    有時執夜班的員警會接到奇怪的報案電話。接通了的話,就會聽見女性的哭泣聲。如果再進一步詢問「發生了什麼事」的話,則是會聽見那位女性一次次、一次次地重覆問著:
 
    「我的孩子到哪裡去了?」
 
    「我的孩子在哪裡?」
 
    「你有看到我的孩子嗎?能夠幫我找找我的孩子嗎?」
 
    在不明白前因後果的人眼中或許是很令人毛骨悚然的怪事,但是在我們這些聽過了鬼落嶼的鬼女傳聞的人看來--
 
    只覺得很哀傷。
 
※  ※  ※
 
    也是在最近的幾年以來,有越來越多人開始那麼想著:
 
    --如果鬼女的孩子真的是被這片大海收走了的話,那麼,在鬼女也落入海中之後,應該就能和自己的孩子重逢了才對。
 
    和自己的孩子重逢之後,就算再強烈的執念也應該消退了才對。然而直到現在,這座島上還是持續的在發生怪事。
 
    有了這樣的前提,也無怪乎……後來又會有那樣的傳聞出現。
 
    說是,有沒有可能,鬼女的孩子在落海之後,其實根本就沒死呢?
 
    大海出於憐憫,將落海的孩子送到了其他地方的岸邊,那個孩子卻又在落海時失去了記憶,所以根本就想不起這座島嶼的事……他有可能就那樣遺忘了自己身為「鬼之子」的身份,就那樣以海難孩童的身份被某個家庭收養,長大成人,成家立業、養兒育女……
 
※  ※  ※
 
    每年從外海因為各式各樣的原因來到這座島上的人中,似乎有一小部份的人都能在某個暴風雨的晚上,聽見從斷崖上傳來的呼嘯聲。
 
    那一定是因為--
 
    那些人的身上,或多或少都帶著鬼女的血緣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旅空(白井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