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求台灣平安的祭品,拜託了。

 

※2023/12/27修正部分情節。

 

 

 

 

妖僧

 

 

    在陰錯陽差之下有了長久生命,已經不知道到底該算是人或是妖怪的那個孩子,一度因為忍受不了不斷面對離別的痛苦,當過那座空念寺的僧人。

 

    那個孩子無論是到了哪個地方,遇上的是保護自己的人、能理解自己的人、能原諒自己的人、厭惡到恨不得能殺了他的人的人、深愛著或怨恨著自己的人都好,只要等上幾十年之後一定都會逝去、都會消失。

 

    如果把「死亡」比喻成一趟前往黃泉鄉的旅程的話,到頭來只有有著長久生命的那個孩子會留在原地,目送著所有人離開。

 

    和人結下的緣分沒有一份是能夠陪伴著他一起永久走下去的話……對此感到心灰意冷又再也無法忍受的那個孩子,在某一天偶然發現了空念寺中的僧人們面對認識之人的逝去似乎都能以平靜釋懷的態度來面對,感到困惑的他於是現身於空念寺中的大僧正面前。

 

    那個孩子向大僧正詢問起該如何釋懷地看待一切的逝去,也向大僧正問起該如何面對至今為止身上都還背負著的——那些與過去相識之人相處及離別的記憶。

 

    「生死流轉是這個世間運行不止的常則,而生活在這個世間的我們也只能學著去適應這樣的常則,並等待這條常則落在我們身上的那一天。」大僧正淡淡地說,「至於你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或許並非是完全沒有終點,只是這條常則落在你身上的時間實在被推遲到太久之後了。」

 

    「就在耐心等待的同時寬心看待吧。至於你提出的第二個問題——」

 

    對於那些過於沉重的記憶和情感,大僧正沉吟片刻,向那個孩子提出了讓他似懂非懂的「斷捨離」概念。

 

    ——斷絕不需要的雜念。

 

    ——捨棄多餘的情感。

 

    ——脫離對與他人緣分的執著。

 

    「否則你總有一天會被這些東西壓垮的。」大僧正最後這麼叮囑那個孩子。

 

    但其實不用等到那虛無縹緲的「總有一天」,那個孩子現在就覺得自己快被壓垮了。為了在完全崩潰之前參透大僧正口中的「斷捨離」,那個孩子在不久後就以戰亂中產生的孤兒的身份混入了空念寺中。

 

    沒有任何人對那個孩子的說法表示過質疑,也因此在後來的一段時間中,那個孩子都還以為自己那不死的似人非人的身份沒有被發現。

 

※  ※  ※

 

    那個孩子在空念寺中待了多久的時間呢?沒有任何人去細數,也沒有任何人記得。

 

    只知道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了,那個孩子很快適應了寺院裡的生活,也開始習慣在每一日的早課晚課中,循著大僧正的教導去慢慢檢視自己的內心……

 

    仔細一看還真的塞滿了很多沉重的東西。

 

    曾經受到他人厭惡恐懼而持續了幾十年的痛楚哪是說忘就能忘得了的,那些異樣仇恨的目光直到現在都還以記憶的形式在內心佔據了極大的位置。

 

    ——這是雜念,繼續記著的話只會為自己帶來痛苦。

 

    ——那份痛楚和那些目光為自己帶來的悲傷和絕望,這些情緒對於自己來說也都是會讓自己崩潰的多餘之物。

 

    ——必須將之「斷捨離」才行!

 

    然後,也不知道是不是身處寺院的他受到了神佛的保佑,某一天當他那麼想著時,忽然覺得似乎有什麼東西一瞬間被從身體裡抽了出來。接著他又感覺自己那顆本來塞得滿滿的、沉重的心好像真的輕鬆了一點。

 

    然而,還有更多亂七八糟地塞在裡面的東西。

 

    都是在那百年在村落中生活時產生的,或許是因為數量是遠大於前一次的龐大,這次並沒有那種一口氣被抽出了所有的感覺,只是隨著他的檢視與分類,一點一點的被「斷捨離」掉。

 

    以逃難的旅行者的身份踏入村落中後,受到好心的手藝師的幫助找到了住處,在那之後用了長達百年的時間慢慢的把那個住處變成了真正的「家」……不過大概也不會再回去了,回憶起來只會讓人覺得難過,畢竟會出入那個家的人幾乎都已經不在了。

 

    ——這是雜念,繼續記著的話只會為自己帶來痛苦。那份眷念的情緒也只會變成讓自己崩潰的多餘之物。

 

    ——必須將之「斷捨離」才行!

 

    接著就在神佛的保佑下,被從身體裡抽走了那份眷念。

 

    安定下來後在村落中結識的那些友人,最初遇上、長期相處與最終離別時的畫面至今都還歷歷在目,從時間最近的開始一個人一個人的整理起……

 

    ——這是雜念,繼續記著的話只會為自己帶來痛苦。那份懷念與不捨的情緒也會變成讓自己崩潰的多餘之物。

 

    ——必須將之「斷捨離」才行!

 

    ——這是雜念,繼續記著的話只會為自己帶來痛苦。那份懷念與不捨的情緒也會變成讓自己崩潰的多餘之物。

 

    ——必須將之「斷捨離」才行!

 

    這是雜念……要斷絕捨棄脫離。那個孩子每每整理好一個人的部分,決定與之告別,就會在神佛的保佑下被抽走了對那個人的情感。

 

    直到將那百年中結識的人的記憶都整理好的那一天為止……那個孩子在空念寺中到底待了多久呢?

 

    沒有任何人去細數,也沒有任何人記得。只知道那個孩子臉上的確露出了由始以來最輕鬆釋懷的表情,但與此同時,那個孩子的內心卻已經空去一大半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旅空(白井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