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求台灣平安的祭品,拜託了。

 

 

 

 

夜燈

 

 

    《黑暗探索遊戲》

 

•準備物品:

 

    喪禮上用過的燈籠、白蠟燭、打火機、夠長的紅線

 

 

•遊戲步驟:

 

    1.需要在午夜十二點正式開始遊戲,請務必事先計算好事前準備所需的時間。

 

    2.遊戲要在沒有窗戶的房間中進行,遊戲前要將把燈籠、白蠟燭和打火機放置到房間正中央。

 

    3.為確保遊玩者的安全,建議不要在獨自一人的狀況下開始遊戲,最好要有人在房間外守著。

 

    4.遊玩者最好先將作為「救命繩」的紅線綁在慣用手的手腕上,將紅線的另一端繫到守在門外的人的手上,再帶著手腕上的紅線進入房間。

 

    5.將門關上後再將燈光關閉,接著摸黑走到房間正中央。

 

    6.拿起白蠟燭後用打火機點燃,再把點燃的白蠟燭放到燈籠裡,提著那盞燈籠閉上眼睛,從一數到一百。

 

    7.若是在數數過程中感覺到不知來源的寒意與恐懼,就表示遊戲成功開始了。

 

    8.那時的你已經置身於無邊無際什麼人都沒有的黑暗中,可以開始探索了。

 

    9.探索過程中請保證蠟燭的火焰不熄、手腕上的紅線也還在。請注意,要是火焰或紅線其中一個消失了,都有可能導致遊玩者永遠迷失在黑暗中。同理,守在房間外的人也不可以隨意解開綁上的紅線。

 

    10.要是在黑暗中探索得差不多了,想要離開黑暗回到正常的世界的話,遊玩者必須拉動手腕上的紅線,得到來自另一端的回應後,再閉上眼睛拉著紅線走。

 

    11.直到摸到前方出現障礙物時才算是真正成功回來了,才可以張開眼睛。

 

    12.探索結束時,不可以從黑暗中帶走任何本來就在那裡的人。

 

※  ※  ※

 

    我一直很害怕黑暗。

 

    不只是無法忍受睡覺時房間內連個光源都沒有,甚至連走在路上時都會刻意避開那些特別陰暗的巷弄和樹影,不得以無法繞過時也只能快跑著經過。

 

    即使現在的手機已經同時具備了緊急時刻的照明作用,我還是養成了在書包中放隻手電筒的習慣,並會定期檢查電池是否還有電。

 

    我的房間裡不只是床頭櫃上,就連茶几、書桌和書櫃上都擺著款式不一的充電式夜燈,每天晚上睡前我都會在房間裡依序將這些夜燈點亮後再入睡。雖然房間裡的大燈還亮著,但我一直很害怕自己某天半夜醒來時發現停電了四周變得一片黑暗……抱持著這種或許有些杞人憂天的想法,不知不覺間房間裡的夜燈就多了起來,要是其中有哪一盞壞掉了,我會立刻買新的補上,就是為了確保房間裡時時刻刻都不存在任何黑暗。

 

    我這樣的做法或許有點病態吧?我也曾經想過要克服自己對黑暗的過度恐懼,試著讓自己慢慢習慣無光的環境,結果才關上燈不到三分鐘就受不了了——

 

    被層層黑暗包裹著的時候,我總覺得有什麼東西就潛伏在自己的四面八方。要是放鬆戒備的話就會被拉過去撕成碎片,會死掉、會死掉的,好可怕……我總是會不由自主地那麼想像著,那或許就是我害怕黑暗的原因吧?我也試過不要再去想那些可能躲在黑暗中的東西了,把注意力放到其他的事物上,但就是控制不住——

 

    被壓抑的想像反而還會在我以為能稍稍放心時以更猛烈的姿態捲土重來,帶來的恐懼也是以倍數增長,足以讓人坐立難安、只想拔腿就跑,最終也只能放棄「不去想」「轉移注意力」這兩種方法。

 

    我一直很害怕黑暗,已經害怕到了有些病態的地步——照理來說,這樣的我是不太可能主動去接觸最近在同學間似乎很流行的「黑暗探索遊戲」的。然而那位男同學的一句話卻改變了這個篤定的結果:

 

    「我聽我心理學系的姐姐說,心理學上好像有種治療恐懼症的方法叫做『洪水療法』,就是讓會怕某種東西的人一次接觸大量的那種東西來克服自己的害怕啦……我知道妳怕黑,所以你或許可以試試看這個。」   

 

    那番話聽起來似乎真的有可行性。於是,我從那位男同學手中接下了那張寫著「黑暗探索遊戲」步驟的影印紙,並讀了起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旅空(白井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